让“心困生”在阳光下快乐成长-ag真人国际官网

栏目标题
快速通道
让“心困生”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发布时间:2024-06-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唐梦娜

“心困生”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浅谈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

作者介绍:我是城东小学的一名年轻教师,走上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是我最初的梦想,依旧记得《劝学》中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知道老师的责任,教师必须以严谨、务实、勤奋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精心备课,细心讲解,耐心解答,充分担起我的责任,对学生负责但作为老师,更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并进行适当的教育,让学生的心灵时刻充满了阳光。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走进孩子的内心,关注每一位孩子,对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让阳光充满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阳光洒遍每一个心灵;让学生快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她是我认识的一个同学,特别喜欢读书,我有些佩服她,但是发现她总是独来独往,后来偶尔听到她说自己家里的情况,她的父母在她小时候就忙于工作,也不怎么管她,就把她关在屋子里,也因此让她变得孤独,不喜欢与人交往,而且有时会有些偏激的行为,我想这与她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父母虽然给了她物质生活方面满足,可是却没有关注她的心理健康,所以她才会这样。

我们经常谈及“要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许多人会片面地认为,健康就是孩子不生病,身体发育正常就是身体健康。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和身体都健康的孩子,我们才能称之为健康的孩子。然而,正是因为大家都忽视了心理健康这一重要因素,导致孩子们因心理问题而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行为表现。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各种不良风气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健康地成长。作为家长﹑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照顾好孩子们﹑学生们的身体健康,还要时刻关注他们,让他们的心理也健康地成长。

现在我成为了一名老师,我希望每个孩子有个健康的心理,用爱去打开他们的心理,走进他们,了解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但老师的爱不仅是情感上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责任感,孩子们更一个五彩的世界,各自都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特点,所以每个孩子都需要用不同的钥匙来开启心灵之锁,需要我们用不同的爱来滋润孩子的心田。

一、他也渴望得到爱

初次接手班主任工作,开学第一天,有个学生就给我留下了极差的印象。这之后的很多节课,这个学生没有一次是安分地坐在那里认认真真听讲的,有好几次我的上课思路也因为他而搞乱了,在平时也经常会有很多学生告他的状,每次面对他的时候,总是他做了不好的事惹我生气,批评他时,我的态度肯定不会好,好几次我也都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在我看来,这样的学生是对什么都无所谓的,而他也确实是一次比一次表现的无所谓。就这样,我以为这样的学生,我就应该采取严厉的批评去压制他,否则以后的日子我就更管不住他了。

他越来越过分,有一次上信息课,他说同学冤枉他说话了,就在一张纸上画了当天上课的情景,尤其是冤枉他说话的人,还用侮辱性的语言来指责他们,当我看到那张画时,我很火,当场就批评他了,他却坚持说他没说话,真的对他无话可说。他有点小心眼,看不得别人比他好。有一次,我找他谈话,因为他和班长对着干,我问他:“你为什么和班长对着干,你确实说话了。”他说:“我不喜欢班长,她成绩好,我就不想听她话。”我就开始教育他不能这样想,其实这时就很需要班主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从“教人做人”入手,对他关心教育,给他讲道理,并恰当地指出他身上的缺点,做好他的转化工作,提高他的个体素质,促进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可是,最开始我并没有那么做。

这样直到开家长会之后,才让我对他的印象有所改观。那是因为他爸爸和我反映,他在家里对爸爸说:“爸爸,家长会上是不是又批评我了,我又让你丢脸了,我也想让老师表扬,可我总是管不住自己,对不起,爸爸”。听了这话之后,一时之间,我突然觉得这个孩子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差。所以那之后,我第一次找他好好地谈了一次话,这次谈话让我了解到了他的另一面,其实一直以来他都是很不开心的,爸爸对他要求严格,动不动就打他,妈妈也不怎么管他,他认为父母都不喜欢他,这反而另他产生了逆反心理。原来他是缺少爱的孩子,我突然非常同情他,也突然明白了他做这些事的原因,只是想引起老师的关注,多关心他。从和他的谈话中我感觉到其实现在的他是想改的,思想上也要求上进的,可是不好的恶习一旦形成,一时之间也很难改,所以他自己也是很苦恼。

开学以来,我反思自己,也确实从来没有试着走入孩子的内心,去了解关心他,我只是一味地指责、批评、要求他。其实这样地孩子更需要鼓励和关心,如果周围人能给他一种期许地眼光,给他信心,那么他一定会自我要求更严格。那次谈话之后,我一有空就会找他谈谈话,我明显感觉他上课时自我约束了,尽管不时还是会开小差,但是只要我把目光投向他,他就会收敛很多,他感觉这是老师和他之间地一种默契,老师是在为他好。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点,一时地压制学生,“罚”可能有用,但是想真正转化学生,那一定是要教师花心思的,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而且是个长期的教育过程。“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爱”来对待他们,才能打到他们心灵的深处。用“父爱”和“母爱”获得他们的信任。

一般来说,这样的学生,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周围环境都不太理想,甚至有的还比较恶劣,他们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但是,他们也有自尊心,也有被同学和老师爱护的愿望,他们希望得到社会、家庭、学校老师的一视同仁,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教师要要更加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克服急躁情绪,不断地从反复中发现他们的进步因素,从动摇中鼓励他们坚定信心,教育并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向好的方面转化让阳光洒满他的心田。

因此,有了这一次的经验,我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几点思考。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基

对学生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提高心理辅导的水平和能力。所以,作为教师要自觉提高素养。

1、多阅读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参考书籍,将会更好地提高教师的育人认识水平,有利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如《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等书。要意识到教师不只是教书而言,更要重视育人,重视学生的德育,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2、多参加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班,多听心理专家的辅导课,多看心理健康讲座的视频。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

3、每学期都要坚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中来,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并自觉地投入到该工作中去,为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小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他们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所以课堂上要创设宽松、民主的气氛,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

三、建立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个性档案来为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铺好路子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里,当前学生存在着突出的心理问题,有学习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有家庭特殊情况引发的心理问题,……无论哪一种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其往往表现在日常行为当中。所以要多关注他们的日常行为表现,才能有针对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平时多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在学生的音容笑貌和举手投足之间,发现学生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会特别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上课有时会神情恍惚;成绩优秀的学生某次考试差了会紧张或流泪;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考差了会自暴自弃;家庭方面出问题的学生也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表现,有的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干脆沉默起来,不再言笑,……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忽略学生的这些行为表现。

2、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记录。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同,家庭因素不同,学习层次与水平不同,行为和思考的方式不同,他们的行为表现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是因人而异的。教师要把不同的学生的不同表现记录下来,并努力去了解其产生的原因,作出客观的分析与判断,建立学生个性档案,这样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子会平坦一些。

四、坚持进行日常的心理辅导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形成良好的品格

“经常疏通河床,不致溃堤,适时疏导心理,才能保持健康。”进行日常的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剔除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让阳光把他们的心灵照亮。

1、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中,面对全体学生,在平时要多尊重他们、奖励他们、多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全体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品质健康向上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

2、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中,针对学生行为表现的差别,进行特别的专题和个人辅导,从而让学生克服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形成健康的人格。教师可以通过在班设立“心理咨询信箱”,由学生将自己在学习、生活、交往、家庭等方面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以纸条或书信的形式投递到信箱中。教师定时开箱,不定时进行个别辅导。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矫正心理问题偏差,排除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还可以保护学生个人的隐私问题,有利于心灵更好地被“阳光”照亮。当然如果有严重心理问题,可交由专业的心理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五、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参与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根据调查,很多心理不健康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家庭问题,家庭问题不解决,学生的心理就难以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家长的参与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

1、邀请家长参加学校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有利于家长了解到心理教育的意义,有利于家长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家长找到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方法。

2、请优秀的家长或有经验的老师讲自己的亲身体验。这有利于引导家长逐步把握孩子的心理,根据孩子的年龄、生理、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查找孩子心理失衡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排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3、有针对地与家长谈话,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对已出现厌学、逃学或其他违纪现象的学生的家长,老师尽可能地给他们方法上的帮助,与他们一起,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消除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并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掌握一定的教子方法,不能只重智育而忽视德育的发展。用身边的事例告诫他们,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要改掉一些陋习,多一些正面积极的教育。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能抓住时机,在日常生活中用爱心、用行动对他们进行耐心教育,其效果不言而喻,并且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品质的发展和完善,为他们一生的健康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让他们心灵享受阳光普照。

1】殷炳江.⼩学⽣⼼理健康教育[m],⼈民教育出版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
ag真人国际官网的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