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申报评审书)-ag真人国际官网

栏目标题
快速通道
“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申报评审书)
发布时间:2024-06-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景丽梦

附件2

 

 

武进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3年度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研究方向:6                                                   

课题主持人:景丽梦 唐文亚                     

所在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申报日期2023.11.15                          

 

 

 

 

常州市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o年一月

填报说明

 

1.“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中“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

2《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三、四”两栏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

3.《申报评审书》一律用a4纸单面打印或复印,一式份,左侧装订成册。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1)

景丽梦

 

出生

年月

1991 12  


行政职务

学生中心科员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小学二级

研究专长

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学士


工作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手机(必填)

15861871828


e-mail(必填)

1395540198@qq.com


 

(2)

唐文亚

 

出生

年月

1976  8  


行政职务

副书记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小学高级

研究专长

教育教学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工作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手机(必填)

13809073072


e-mail(必填)

455782628@qq.com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谭萧萧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中小学二级

综合

开展家校共育活动的研究

蒋建娟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中小学二级

语文

开展家校共育活动的研究

蒋瑜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中小学一级

德法

学生作品收集与整理

沈淑鸿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中小学二级

语文

开展家校共育活动的研究

周黎娜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中小学二级

语文

开展家校共育活动的研究

张茜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中小学二级

信息

课题网站的建设与维护

朱胜平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中小学二级

德法

课题的研究与开发

胡佳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中小学二级

劳动

课题的研究与开发

王红娟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中小学一级

德法

课题的研究与开发

李月

武进区城东小学

中小学二级

语文

学生作品收集与整理

课题主持人“十以来教育科研情况


课题名称

立项部门

立项时间

任务分工

完成情况


《基岩标少年科学院的建设与活动研究》

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

 

2011年10月

主持人

已结题


以五色活动为载体,构建学校少先队文化特色的实践研究 

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

 

2017年10月

主持人

已结题


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

常州市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2017年11月

主持人

已结题














作(限填10篇)

论文或著作名称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或出版时间


诚心诚意,从心做起

武进区心理健康教育精品案例一等奖

2022.12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案例分析

武进区融合教育案例评比二等奖

2022.10


少年科学院成就“晓豆豆”们的科技梦

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少年科学院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次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2023.8


“心”举措 ,让班集体管理更有温度

武进区中小学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2023.9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个合作关系中,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责任,相互协作、互相支持,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的未来发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特点,以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正常心理为目的,以培养德才兼备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班级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班级管理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根据教育部、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畅通教师发展渠道”,以及“多措并举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工作,支持社会力量、专业医疗机构参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行动,用好家校社协同心理关爱平台,推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资源开发和培训,提升教师发现并有效处置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鼓励全社会关注支持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外同一领域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至今特别是近30年来,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其所面对的对象包括学生、全体教师、家长、学校行政领导、社会教育工作者等其他相关人员。以美国为例,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对象主要有个体干预、环境干预和整体干预几种类型。操作模式上有“邀请模式”、“综合模式”以及“顾问教师计划”。具体实施内容如新生入学前让家长与学生均接受心理辅导,为促进学生适应校园生活作好心理准备;学校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中会提供相应的服务项目,如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学习辅导、和教师或家长间的咨询会诊、心理干预与援助、项目评估、学术研究等。同时,通过为家长提供咨询、培训、保健等服务提高家长的心理功能从而间接地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2.国同一领域研究现状

相对而言,国内这方面的专门研究较少但很有启发意义。如李国强和刘海华在这方面的探讨等。已有这些研究和实践为我们开展家校共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国内心理健康队伍已经开始集中专业学习、技术分享、案例督导和心理课研修等不同类型的教师成长活动针对各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家长育儿过程中的痛点,开设专题网络微课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调研工作。但是我国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还是不够完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数较少现阶段,国内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也很模糊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甚至认为是多此一举。

研究价值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家校共育”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趋势。因此,本课题研究详细阐述家校共育背景下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及现实意义,从家校合作途径入手,探索出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良好价值观的形成,认识到生命的艺术与意义,从而让学生始终保持着一个健康的心理。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有益于顺应小学生成长规律。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进小学生的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合力,让心理教育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调查研究。

研究要点: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各科学科体系中的研究;全方位、多路径提供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研究;构建家校社协同联动、融合育人机制的研究。

二、“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的落实措施研究

研究要点:结合科目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常规建设的落实,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的研究;健全帮扶机制的研究;做好家长学校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的研究;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三、“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研究要点: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研究;建立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机制的研究;建立心理健康信息交流平台的研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研究;提供家庭心理咨询服务的研究。

四、“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的家校多元化研究

研究要点:充分发挥教育人、感化人、培养人的教育宗旨,积极与地方街道、派出所、妇联、关工委等积极联动,做好弱势群体和特殊孩子的关怀工作,为孩子营造一个接纳他、关爱他的港湾,避免积极借助社会力量,解决孩子家庭问题,让教育与社会工作衔接,尽量化解家庭原因,给孩子带来心理影响,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的评价研究

研究要点:利用自我评估量表、专业心理评估、社会支持评估、日记和记录来检测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鉴别、整理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家校共育工作的相关文献资料,并通过研究归类形成对问题的科学认识,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直接应用相关成果,寻求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2.调查研究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全面掌握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开展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3.行动研究法。照课题研究制定的具体措施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坚持行动中研究、研究中实践,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提高的原则,分阶段进行总结评比,不断积累经验,进行个案反思分析,不断指导教学实践,构建“家校共育”。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3年9月——2023年12月)

1.成立课题小组,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完成课题申请书。

2.制定课题的实施方案,并召开开题论证会,聘请上级领导和教育、教学专家为课题顾问,明确课题研究小组各个成员分工。

3.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4.组织开展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培训,学习先进理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4年1月——2025年12月)

1.通过收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在有关研究理论和成功案例中掌握最新的研究动向,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

2.制定“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并在实际教学和生活中实践。

3.通关观察记录等形式总结活动经验,定期召开研讨会,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及时总结。

4.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评估、上报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6年1月——2026年7月)

(1)课题组召开研究研讨会,对研究从计划、实施和研究成果等进行验收,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2)完成全部实验原始记录材料的收集、汇总,撰写出结题研究报告。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在教育实践经验中进行反思教育,深入分析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准家校共育的着手点,在反思教育中改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行为,从中探讨出“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是本课题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从自身教学及研究需求和实际出发,深入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间的内在关系,寻找有效的融合方法,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渗透到所有学科教育的各个环节。

三是变概念为行为。将“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行为,建立起由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的教育体系。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限5项)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家校共育工作的文献综述

综述报告

20239

景丽梦

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家校共育工作的情况调查与分析

调查报告

202311

王红娟

本校《“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计划

指标方案

202311

景丽梦

“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的评价策略

论文、案例

20245

唐文亚

“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论文、案例

202412

景丽梦

最终成果(限3项)

“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的实践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20261

景丽梦

“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系列论文

论文集

20263

各成员

“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案例

实践案例集

20265

各成员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研究力量。

课题主持人曾参加过省级课题《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环境教育的策略研究》的研究,并有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主持的国家级少先队课题《基岩标少年科学院的建设与活动研究》《以五色活动为载体,整体构建学校少先队文化特色的研究》,主持的市级《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所写中期评估报告获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少年科学院建设与发展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并有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

2.已有基础。

围绕本课题,课题组做了大量的文献搜集工作,课题组搜集到的与本课题相关的著作有:

[1]胡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u课程教育研究,2017:199

[2]陈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探讨[u.考试周刊,2017(82:16-16

[3]肖新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状况调查[j中小学心理健康育,2011(2217-20

[4]张达红,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03

[5]姜文英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家校合作促健康成长u.学周刊.2018(32):115-116.

[6]仲妍,家校合作环境下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1):204.

[7]郭部红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才智,2020,(08):77.

[8]谭洪楠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215.

近几来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老师按课程标准上好心理课;学校还开通“心语热线”,进行电话咨询辅导;在学校宣传窗设立“心灵广播”栏目;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在家校指导活动中,举行专题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学科教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3.保障条件。

1)学校积极支持。通过教师自主申请、与学校领导协商等途径,确定了研究人员,组建研究领导小组、研究指导小组和实验教师队伍。学校无论是物质和精神上都给予课题组大力的支持,使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2)学校能够上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可以搜集到课题研究所需的各种文献资料;

3)约请专家指导。我们将积极邀请市、区教科研部门的专家,为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指点课题研究方法、指导课程开发等。

4)保证研究时间。课题组每1个月进行沙龙或课题研讨活动,保障研究的正常进行。课题研究已建立专门的课题网站,使研究教师都有路径进入,共同交流、反思,记录研究成果,不断调整研究思路。

 

 

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四、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意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
ag真人国际官网的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