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只有课程标准,没有现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参考书,对于我们小学体育老师来说是一个考验,一个挑战,也是很好的一次尝试。因此各校掀起课改热潮,不同形式的探讨课、研究课纷纷展示出来。怎样才算好,各人说法不一,但我想有一点大家都会认同,那就是好的体育课学生应当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整个学、练过程中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去年我任教的班级是五六年级的5个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身高、体重,也都快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肢体的不协调和身体素质的下降。由于这套韵律操是许昌市自编自排的,所以武术套路的动作没有名称,没有口令,这无疑为我的体育教学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在日常8个班的轮流教学中我也在不断总结不断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得快、记得牢、打得好”。
就拿上次六年级一班的这节课来说吧,按理说下午第一节课学生们都比较容易犯困,但是这节课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却很高,这也点燃了我的教学热情。
由于武术套路部分的动作里面没有名称我就自编了动作名称,如:“马步亮掌、仆地步下穿”。编了动作名称没有口令怎么能行,于是我又根据动作自编了口令“一呼一动”。我首先进行了讲解,突出重点,并抓住了讲解的有效时机。在教学“提膝按掌”这个动作的时候,讲解完后我随即又运用“示范”的教法进行完整示范、而后又进行分解示范。正面、背面、侧面的示范也都进行了,但是在领学动作后我发现我真是高估了这群学生。
学生们的动作各种各样。于是我故意问:“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学会了!”我问哪一位同学愿意来示范一下。我话音落点,同学们纷纷表示想要在大家面前展示自我。班里面一个调皮的男生到前面进行展示,我随即给他下达了口令,该男生也跟随口令做出了动作。只见他提的膝后小腿往身后夹紧大腿,按的掌五指分开,冲的拳在体前向下倾斜。
我问同学们:“这位同学做的好不好”?同学们笑而不语。这个男生甚是尴尬,灰溜溜地跑下去了。于是我趁机进行纠错,我说:“同学们也不要笑话这位同学,其实大部分学生的动作跟他差不多。”我们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们看到他做的动作就如同我看到你们做的这个动作一样,于是我又跟学生同方向领做了两遍,但是效果不佳。这让我很是头疼,讲解、示范、纠错,我也都进行了,没有问题呀。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又喊着口令让学生们做动作,我边喊边走边观察。当我走到一个同学身边时发现他的动作很不到位,就顺手帮助他转了一下手掌。结果在接下来的动作学习中他的动作明显规范了很多,我再想应该是刚才我在纠错的时帮助他纠正了动作的原因。
于是我把本节课教学的动作放慢了速度,“一呼一动”随即在队伍里面进行逐个“帮助”。我惊奇地发现学生们的动作明显的规范了很多,相比之前的动作真是天壤之别。我随即把前面学习的几个动作也随之进行了“帮助”,左弓步冲拳、马步格挡、搂手勾拳,这些动作也很快地得到了规范。在所学动作纠正以后,我又再一次邀请同学展示。这次班里面却变得鸦雀无声,在短暂的安静了十几秒后,我又让那位同学展示,这时,那个男生没有那么自信了。我让同学们给他一些鼓励。在大家的鼓励下,那位同学来到我的面前。在我的口令声中这个男生完美的完成了动作,瞬间,掌声又响了起来。这次的掌声是对他的表现的肯定,我抓住时机再次鼓励他。
这时本节课的时间也即将结束,我也对这节课学生们的学习进行了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都很棒,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能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