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逆向教学设计——译林《英语》四(下)第三单元my day为例
张瑶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江苏省常州市 213162
摘要:为提升单元整体教学质量,文章作者在简要介绍“教—学—评一体化”和逆向教学设计两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可以按照整合教学内容、评价学生基础、制定单元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结合评价调整教学方案的程序开展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逆向教学设计,为单元教学做好铺垫,提升单元教学深度。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英语;逆向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期间,教师应该注意提升自身教学设计能力,让学生有效整合单元知识,内化单元主题意义,发展学生综合能力。考虑到学生在学习单元知识期间,可能会具备独立探索语言知识的潜能,也可能会遇到难以深度理解的信息,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期间预判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发展需求,得出科学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逆向教学设计有助于达成上述目标,教师可探索与之相关的教学流程和方法。
一、核心概念
(一)“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是一种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评价活动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前应评价学生的基础,在教学期间应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后应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学生也应该参与到评价活动,提出自己的学习需求,端正自身学习态度。应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期间,教师可以更好地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展开教学工作,探索并选择更受学生欢迎、更能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困境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并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全程积极、主动、有效地展开学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逆向教学设计
逆向教学设计中,“逆向”一词可以理解为与习惯性的教学设计思维“相逆”。习惯性教学设计期间,教师通常会研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最后展开教学评价。而逆向教学设计强调教师“以终为始”,即在明确教材内容后,先展开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评价明确学生的基础情况,以学生的基础情况出发,设计教学的预期结果,最后以这两个元素为基础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必要的情况下补充教学内容或调整教材教学材料[1]。可以说,逆向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师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教学工作,让教师与学生更好地配合,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护等均有积极影响。
二、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逆向教学设计的可行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加强单元教学整体性”的教学建议,如何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单元教学期间,教师应该让学生深度解读单元主题意义,内化单元主题相关语言知识,这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挑战。在了解“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和逆向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发现,二者均强调评价与教、学之间的联系,“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判断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学习需求,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流程,更好地开展单元逆向教学设计工作,从而通过单元逆向教学设计成果组织教学,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期间遇到的困难,因此,教师在围绕单元整体教学展开教学设计期间,可以将“教—学—评一体化”逆向教学设计融合。
三、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逆向教学设计操作程序
下文将结合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 my day(以下简称“unit 3”)教学设计案例分享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逆向教学设计操作程序,以供交流。
(一)整合教材内容,明确教、学、评方向
整合教材内容,确定教材引入了哪些知识点是教师开展逆向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让教师明确教、学、评方向的重要一环[2]。研读unit 3内容期间,教师可以发现:story time为mike介绍自己一日生活的演讲稿,且教材提炼出演讲稿中mike一日参与的活动,并补充与之相关的图片,借助图片展示活动的含义和参与特定或活动的时间;fun time旨在让学生在趣味活动的辅助下巩固story time版块阅读期间积累的知识,并了解通过特殊疑问词“when”询问他人日常活动相关信息的方法;cartoon time版块讲述了robby的一个美好梦境——robby在饥饿的情况下,遇到了一个巨大的蛋糕;sound time重在让学生了解“e”和“ee”在词汇中的发音情况;song time版块的歌曲包含“when do you get up every day?”和“when 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两个单元重点句子;checkout time重在让学生在读写活动中形成简要介绍自己一日生活的能力;ticking time版块可推动学生检验自己的单元学习成果。
(二)评价学生基础,了解现有教学成果和教学难点
确定教材内容后,教师需要评价学生的基础情况,了解现有的教学成果,分析教学难点,为教学目标、教学细节的设计奠定基础[3]。结合unit 3评价学生基础情况期间,教师得出如下分析成果:
现有教学成果:本单元句式相对简单,且教材引入了单元重要短语对应的图片,在既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会鼓励学生参与词汇、短语和句子含义推理活动,学生具备通过自主阅读教材获取语言知识的潜能。同时,在其他单元教学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与“日常活动”相关的短语 ,围绕单元话题,学生可以联想到很多其他单元与“日常活动”相关的短语。
教学难点: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直接引入知识探究活动很难让学生进入单元学习状态。同时,单元很多版块都与具体的时刻相关,部分学生对数词的敏感度不高,在讨论某项活动开始的时刻期间,无法快速、准确地输入或输出信息。此外,本单元主题为“时间管理”,重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而部分学生存在时间观念不强的问题,出现晚睡、晚起、锻炼时间不足等情况。
(三)结合教材和学情,制定单元教学目标
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助于教师开展后续教、评工作,并使学生的学习具备明确的方向。基于学生基础评价成果,教师可以制定如下unit 3单元教学目标:
①激活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②让学生结合教材推理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at night, get up, go to school, play football, go home, have dinner, watch tv, go to bed核心短语等的含义,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并使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③指导学生通过练习内化核心句型“when do you...?”“i (usually).... at/in...”和单元语音知识,并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说出时刻,提升其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习惯。
②引导学生围绕“my day”这一话题通过对话、短文展开与一日生活相关的英语活动,并鼓励学生在参与相关活动期间,挣脱单元内容的束缚,灵活运用其他单元知识,丰富其“my day”主题知识网络内容的同时锻炼其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④强化学生时间观念,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一日生活安排。
(四)设计教学流程,得出教学框架
在单元逆向教学设计期间,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基础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得出相对完整的单元教学框架[4]。在设计教学流程期间,教师需要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教学顺序,并补充一些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初步得出教学框架,从而顺利结合教学框架将单元教学活动划分为多个课时,并设计各个课时的具体教学方案。
设计unit 3教学流程期间,教师可以得出如下教学框架:
首先,教师可以以song time版块歌曲导入,通过简单的翻译让学生了解音乐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思考:同学们是否可以续编音乐?在续编音乐期间,可以引入哪些歌词?以此让学生在初步接触“when do you ...every day?”和“i ... at...”两个关键句型的基础上,产生了解更多与日常活动安排相关知识的热情,奠定教学基础。
此后,教师要自然引入story time版块语篇,并布置自主阅读任务:请先对照语篇后的词汇和图片分析词汇的含义,如针对“get up”这一短语,可以对照插图中钟表显示的时间“7:00”和mike坐在床上打呵欠这一行为,推理“get up”为“起床”的含义。学生完成推理活动后,教师需播放微课,引导学生结合微课验证自己的推理成果,并通过跟读加深对短语的印象。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语篇,并在教师的辅助下梳理语篇关键信息。
确保学生理解story time版块内容后,教师需组织学生围绕fun time版块巩固对单元短语的认识,学习“when do you ...in/at...?”这一句型,并在学生完成练习后,补充趣味游戏:游戏期间,教师提出问题:when does peter get up?并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时刻,如“7:15”,学生需快速回答:he gets up at seven fifteen. 学生了解游戏机制后,教师随机指定一名学生根据教师写下的时刻回答问题,若未能在5秒内正确作答,学生需接受惩罚,与其他游戏失败的学生在下一节课上共同演唱一首英文儿歌。游戏期间,教师要逐步提升游戏难度,将学生思考的时间缩短为3秒,提升游戏挑战性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
复习作业设计环节,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各组学生需共同阅读cartoon time版块内容,并将其改编为英语短剧,共同表演短剧内容。在此期间,学生可续编故事情节,也可以丰富梦中sam和robby的对话,教师通过点评学生的作业成果辅助学生加深对cartoon time版块内容的认识。
确保学生深度学习单元短语和句型后,教师结合sound time讲解语音知识,结合checkout time辅助学生巩固单元重点短语和句型。
最后,教师结合ticking time版块组织学生展开自评,系统梳理单元知识,并设计单元知识综合运用作业:改编、续编song time歌曲,将歌词中的peter替换为自己的英文名字,将自己制定的日常计划补充到歌词中,如根据“四点半踢足球”这一安排,需在歌曲中引入“when do you play football every day”和“i play foot ball at four thirty.”,在必要的情况下调整歌曲旋律,并根据自己改编后的歌曲参与日常活动。
以上,教师结合单元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难点设计教学框架,规划教学流程。最后,教师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细节,科学规划课时,得出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能力的、有助于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的教学方案。
(五)评价学习过程,调整教学方案
单元逆向教学设计期间,教师在教学前得出的教学方案可能无法完全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注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演唱单元逆向教学设计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如unit 3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在自主探究story time内容期间,因语篇内容过长,出现语篇分析深度的问题,阅读活动停于表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补充自主阅读提示,请学生借助流程图整合语篇内容,并提出思考问题:同学们的生活与mike的生活有哪些异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由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进一步提升语篇内容挖掘深度,形成按照时间顺序介绍自己一日生活的意识,并在比较自己与mike生活异同的过程中,形成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意识,强化时间观念。
结语
为提升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效果,教师可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开展逆向教学设计,先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教、学、评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组织评价,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而制定能够更好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困境的学习目标。此后,教师需设计教学流程,得出教学框架,并在教学期间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将教学方案用于真实教学活动期间存在的不足,从而调整教学方案细节,最终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有效展开单元整体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顾飞斌. 以终为始,逆向设计——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重构的思考 [j]. 英语教师, 2023, 23 (05): 169-172.
[2]唐永文,彭娇. 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实践与探索 [j]. 小学教学设计, 2023, (27): 55-56.
[3]黄芸. 小学英语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的设计 [j]. 福建教育, 2023, (36): 58-60.
[4]吴凡. 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评价策略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 (09):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