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有文化魅力的数学-ag真人国际官网

栏目标题
快速通道
感受有文化魅力的数学
发布时间:2024-05-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婷

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在假期里我读了于芳老师编著的《小学数学那些事儿——数学史与小学数学》一书,对数学的历史、数学的发展、数学家的故事等等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感悟。数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仅仅是一门枯燥且乏味的科目,在我们学习的时候,我们往往只是直接运用结果,却不曾想过这些结果的背后究竟经历了多长时间的一个发展过程。书中关于数学史与小学数学的故事非常多,以下选择其中两个进行分享。

(一)自然数是如何产生并逐步发展的?

自然数是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了。从孩童时代我们就会在大人们的教导下掰着手指头1234……一个一个地数过去,但在我们眼里这些简单的、习以为常的自然数,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却是经历了三个漫长的阶段——自原始社会时运用“结绳”“刻痕”记事的“简单具体实物象征性表征法”(距今已有三万多年),过渡到人类初始文明阶段的“各种代表符号表示法”(始于大约一万年前),继而发展为以十进位制计数法为代表的“科学抽象符号表示法”(最早由罗马人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开始发展)。位值制这一伟大的成就,正是数学得以抽象化、逻辑化持续发展的基础。而难产的“0”最早出现是在公元876年的一个印度碑铭上,这距离印度人使用19的数字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

(二)四则运算符号的演变

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四则运算符号直到三百多年前终于确定下来。每一种数学符号的产生都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对于“+”号和“-”号有人认为是由拉丁文、意大利文演变来的,表示加和减。后来字母越写越简,终成符号;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号;还有一种说法是“+”和“-”这两个符号是用来表示箱子重量的“超”“亏”的符号,这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记账的“盈”“亏”。不管有多少种传说,到了最后还是得由科学家来一锤定音。“+”用作加号,“-”用作减号,直到17世纪中叶才获得大家的公认。而现在通用的两种乘号“×”和“•”,也是经历过十几种乘号的使用,才被留下来的两种通用写法。到了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也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确定下来。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的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可见,在人类对于数学漫漫求索之路上,诞生了很多古代文化,而这些古代文化进展了各种各样的数学,在今天的生活中被广泛的运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
ag真人国际官网的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