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数学,乐享思维之趣——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章瑞华)-ag真人国际官网

栏目标题
快速通道
悦读数学,乐享思维之趣——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章瑞华)
发布时间:2024-01-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章瑞华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阅读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教材架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数学信息已近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如超市的各种打折活动、产品说明书,股市走势图,等等。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们不仅要具备语文阅读能力,还要提高数学阅读的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和关键能力”。阅读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阅读能力是学好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能力。因此,在《数学课程标准(2021版)》中指出: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学生开发或精选多品种、多形式的数学普及类读物,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阅读数学、了解数学、欣赏数学,了解数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精选阅读资源,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阅读数学的一个有效方法是给予生动的阅读材料。朱永新教授在2020年发布了 “小学数学学科阅读书目(学生版)”100本的书单,在这份阅读书单中包含了很多中外不同文化,不同类型的书籍。所以,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数学阅读资源整合能力,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整理,使阅读能满足教学要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了解数学发生发展过程、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

(一)阅读故事绘本

数学绘本是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将数学知识展现出来,小学低年段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数学绘本就比较符合低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激发他们的童趣和纯真,更好地感知数学之美。另一方面,数学绘本为学生提供了基于生活经验的真实探究情境,真正以主人翁的角色参加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品格认知和情感熏陶,绘本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潜移默化的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育知的同时还起到育人的作用。

比如:教学沪教版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度量”时,教师可以推荐数学绘本《我家的漂亮尺子》,与课堂教学内容相整合。这本绘本中,作者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了自然测量这一测量元素。在图片呈现的故事中学习了用手(一扎)和用脚(脚印)这两种方法进行自然测量。并且,学生还能了解到不同国家的长度单位,感不同的国家的人文。绘本的内容都来自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数学历史故事

“传播数学文化,培养人文精神”是数学教育教学的行为和理念。让学生从小阅读符合他们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的数学史,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促进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机整合教材和数学史的内容,对于低年段的学生主要推荐一些数学历史小故事,数学绘本等,中高年段主要推荐课外阅读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们沿着数学家们走过的路,了解数学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

比如:教学沪教版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从算筹到计算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聪明简史》来进行自主探究计算器的发展史,本书内容跨越古今中外,用14个伟大的发明展现了计算思维在历史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管是计算工具还是计算方法,都是可以被创造、被质疑、被改进的,这不仅可以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也能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二、组织阅读活动,提升阅读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从阅读数量开始的,没有一定数学阅读量的积累,就难以实现数学阅读能力的生长。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阅读活动,从而营造阅读氛围。

我们尝试开展每周一次的“数学阅读乐园”活动,通过“教师推荐——学生阅读——交流读后感——学生推荐”的流程指导学生数学阅读、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的方法,他是提升思维品质的开端。

(一)选择阅读文本

阅读文本的选择,可以是教师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以同期数学知识为契合点,选择能有效辅助数学教学的资源。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图书、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并从中自主推荐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数学读物,采用读后交流的方式推荐适宜给同学阅读的数学读物。

涉及同一个数学知识点的阅读文本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教师先自行阅读,比较分析后,再去进行选择最合适的带领学生阅读,其余的可以推荐给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能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快乐。比如,“找规律”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或难以举一反三的知识点。在绘本《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中里的所呈现的规律种类是不够的,不能讲知识的阶梯性体现出来。在另一本绘本《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中出现的规律种类就非常丰富,有利于学生对于规律的知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比二者,显然《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更具有学习与阅读的价值。

(二)拟定阅读目标

数学阅读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知识与故事,生活,历史的巧妙融合,丰富了数学教学资源。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主导的作用,避免学生在阅读中的“热闹”大于“成效”,找出阅读资源中教材之间的联系性,深度挖掘阅读资源的内涵,明确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目的,进而确定阅读目标。

以沪教版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周长”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周长的意义以及它在生活的实际应用,教师可以选择《小鸡搬家》这一绘本。在课堂教学前,教师需明确阅读目标,从而借助阅读助力本节课的教学顺利开展。1.通过围鸡笼的活动,体验周长的概念,培养空间观念。2.通过阅读,简单了解周长的计算方法。3.通过对比不同的鸡笼,感受鸡笼的形状虽然发生改变,但是周长没有变化。4.学生通过在绘本中捕捉数学信息,提高阅读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5.在小鸡数次搬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设计思考问题

在数学阅读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拟定的阅读目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深入思考,这样就能很好地平衡故事与教学本质,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也在阅读中慢慢提升。

例如:在教学沪教版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周长”时,教师在明确绘本《小鸡搬家》的阅读目标后,设计了相关的问题:1.小鸡为什么要搬家?2.爷爷和孩子们用多长的篱笆做鸡笼?3.他们设计出了几种形状的鸡笼?4.你能分别说出每种形状对应的每条边的长度是多少吗?5.鸡笼的什么保持不变?什么是变化的?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积累数学经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拓展阅读外延,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教师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延伸阅读训练,让学生的知识兼具“深度”与“广度”,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延伸阅读设计,让学生有机整合课内课外阅读素材,深入到生活,展开生活化阅读学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当然,延伸训练的设计,教师既要考虑学生操作条件,也要追求形式的创新,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锻炼数学思想。

(一)撰写 “数学日记”,积累阅读体验

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通过日记的形式,学生可以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记录生活中与之阅读内容有关的现象,也可以记录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的收获困惑,等等。在记录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沪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年月日”时,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阅读、收集、了解相关的阅读资料,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阅读的内容简略的记录下来,也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将想法与感受写下来。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培育 “数学小讲师”,加强数学表达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表述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为落实新课标,设计了“数学小讲师”的延伸活动,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内外相关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后,自主参与活动,确定相关主题后,通过制作ppt来呈现要讲的内容。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并给予专业的指导,引导学生将自己在数学阅读中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或发现的趣事用数学语言来进行表达。

例如:教学沪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年月日”时,通过过“小讲师”们的分享,大家认识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认识了平年和闰年以及判断方法等等。学生在全班进行介绍和展示的分享过程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数学阅读材料的内化,还能促进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数学阅读能力。

(三)创作“数学绘本”,培育创新能力

绘本故事的魅力在于文字与图画的结合,如果说,绘本阅读是很受孩子们欢迎的汲取知识的方式,那么用做学到的数学知识自己动手制作绘本故事则是孩子们学以致用的最好体现,学生可以通过续写,改编,独创等各种形式来创作“数学绘本”。

例如:教学沪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学期“分数”时,推荐绘本《和邻居亲密接触》自主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了分数的概念,以及在各种场合学会使用二分之一。再让学生把课内外学到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查缺补漏,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来进行绘本的创作。在活动中,学生感受了数学的魅力,享受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观察生活,用数学思维认识世界,从而去发现和创造这些独具个性的绘本,展现出了孩子们无穷的想象力。

总之,现代社会对人的数学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是不行的,因此,教师应当提高对数学阅读的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思考;课中增强数学阅读,培养数学阅读能力;课后数学阅读反思,帮助学生托宽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延伸,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
ag真人国际官网的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