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届现代与经典(南京)小学音乐观摩活动活动心得(陆峥)-ag真人国际官网

栏目标题
快速通道
第34届现代与经典(南京)小学音乐观摩活动活动心得(陆峥)
发布时间:2023-11-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陆峥

走进现代与经典,聆听现代与经典,感受现代与经典

——第34届现代与经典(南京)小学音乐观摩活动活动心得

2023年11月10至12日,我怀着憧憬的心情、抱着学习的态度走进了34届现代与经典(南京)全国小学音乐教学观摩研讨会的现场,本次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珠江路校区举行,多位教学名家亲临现场执教,为此次新课标如何在学校教学中落地指明了方向现将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米嘉婧老师执教了歌曲《土娃子》,米老师通过儿化音、衬词、律动、卡农的加入,念唱结合加深对“土娃子”音乐形象的理解,用活泼、有弹性及连贯悠扬的声音演唱《土娃子》,唱出土娃子的活泼调皮和乐观向上。米老师运用歌声,在音乐的律动中感知土娃子的生活的艰苦却又很快乐,表现土娃子的诙谐幽默与童趣,土娃子身上的淳朴善良、勤劳智慧、坚强乐观的品质折射出中国娃的精神面貌,象征着中国的新生代。米老师提出在构思音乐课时,可采用倒推的方式呈现课堂,可适当对曲子进行二次创作,把握情感的主线,感悟音乐的美妙之处。

刘晓萍老师执教了歌曲《快跳起来》,她注重音乐的活跃性和生动性,通过活泼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音乐感知和团队协作能力。课堂上学生协同合作,共同演奏、跳舞,形成整体的音乐画面,促进学生的团队精神,学到音乐技能,建立深厚的团队意识。刘老师的小步舞曲,巧妙地将舞蹈与音乐相结合,在跳跃的动作中体验音乐的魅力,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通过大量的手势与学生充分交流,让学生多听,多想,多思考,建立学生对音乐的美感,提升音乐素养,为学生开启音乐之门,为未来的音乐学习和生活带来美妙的前景。

尹润萍老师执教了《打花巴掌》,尹老师“听口咪子在说什么”的小问题中,与学生一起打起巴掌,互交朋友,慢慢地朋友更多啦,巴掌拍的花样也更多啦,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卖花”的小游戏老师与学生互动融洽,学生唱着歌儿把花卖出,也是老师的一种评价与反馈。尹老师通过新词叫卖让学生发散思维,主意多多,有“五月五过端午;六月六666;七月七过七夕;八月八笑哈哈……”让学生化身“小创作者”感悟音乐的新奇与美妙。尹老师带领学生在音乐的畅游中学习,在互相合作中得到成就感,在有趣的卖花小游戏中感受音乐,体会地方韵味。

吴青叶老师结合在美国的所见所闻,讨论音乐对人生与社会的意义与功能。在美国音乐教育系统中美国的音乐老师会学习基本乐器,学生会组成乐队、弦乐队,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音乐会,让整个音乐学习系统全面。吴老师分享自己在美国生活的音乐小故事,音乐教师的资历与要求不要求全面,音乐学习需要侧类旁通,音乐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厚,启发对美的感受。许多名人的成就也都会从音乐中得到灵感,有所启发。吴老师提出要构建音乐学科的学科自信,提高音乐对学生思维方式、习惯、审美的影响,相信自己的能力、音乐的力量、学生的潜力,用自己的才华和知识以及对下一代和社会的责任感来培养全面的人。

冯娇丽老师采用新的尝试与新的探索,将“惊愕交响曲”这一音乐欣赏课变为唱游课,伴随着音乐,冯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去郊游,一路欣赏着民俗街中的捏泥人、木偶戏,小剧场中的管弦乐等,感受音乐的强弱,在两种不同的步伐中了解音乐的节奏,在攀岩墙上通过螺旋上升的阶梯熟悉乐曲的旋律,提升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种树听音”的小游戏中,感悟音乐的价值与意义。课堂上冯老师通过创设情景,结合视频,落实音乐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提升低年级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黄美华老师通过寻访嘎达梅林宣讲英雄,让学生表演情景剧,在欣赏、表现、创造、联系的艺术实践中,从音乐中汲取正能量。黄老师带领学生在时间的流淌中,一起回到嘎达梅林生活的年代,重温历史,在充满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探寻独属那个年代的音乐“足迹”,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怀,实现音乐的大单元教学。黄老师提出对于经典音乐作品的欣赏不仅要从“艺术”角度研读,更要从“重大主题教育”、“单元教学”等角度思考其价值,加强育人为本和素养立意,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功能。

黄佳莉老师伴随着诗与音乐,在“折柳送别”的小情景下,开始了沉浸式的音乐体验之旅,从欣赏音乐的结构、旋律和节奏,到感受诗的意境,最后到品读、演唱歌曲,阐释艺术作品,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的心灵。黄老师引导学生体会离别情感,用音乐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培养情感表达和音乐欣赏能力,深入体验离别主题的音乐,学生在情感表达、音乐欣赏和团队协作方面都得到了丰富的培养,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收获,更在情感层面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支持。课堂呈现将音乐与生活紧密结合,师生共同经历情感起伏,在音乐中找到情感的共鸣点。

李欢老师的讲座提出音乐课需要有音乐性,不能只注重形式,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核心素养,音乐是声音的意识,是对声音的各种表达,具有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音乐是听觉的意识,需要培养学生的听觉,让学生具有音乐的耳朵,聆听欣赏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联想与想象;音乐是时间的意识,学习音乐需要有记忆,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通过反复听、唱,构建学生的结构记忆,理解音乐,教师需要清楚教学目标,注重细节,创新音乐形式,拒绝课程枯燥单调,可以给学生留下印象,产生情感共鸣,对未来的音乐学习有所欲望。

刘娟老师用京音字调京剧的韵味表达歌曲,念白加上手部动作,激发学生对我国以京剧为首的传统戏曲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掌握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京剧的艺术特征,扩大视野,提高审美能力,通过欣赏、感受和体验京剧艺术,能够热爱传统艺术,弘扬民族文化,热爱祖国。课堂呈现上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创意实践四个环节,刘老师做亮相,抓要点:手眼身步,让学生模仿,自信表演,从音乐中体验到真挚的情感,在欢歌中收获音乐技能与人生情感的丰富体验。

谢晓梅老师提出音乐教育要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以生为本,促进真正学习;以乐为根,促进素养积累;以创为基,促进方法习得;以美为魂,促进价值实现。教导学生以音乐方式问好,在合唱、音阶、节奏、声势和戏曲方面做好,可以进行有趣的发声练习,设置情境,包括对答式、照镜子式、移调式、情景式、戏曲式,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和创造性思维。谢老师的“五维三步”实践策略为音乐唱歌教学提供了创新性的思路,对于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音乐有素的新一代具有全面素养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的欢快的旋律与优美歌声中,储百春老师化身“导游”,带领学生一起去秋游,为学生带来了一场充满活力和快乐的音乐之旅。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师生一同去寻找消失的小节线,在共创音乐的过程中拓展低年级学生对音乐元素的认知,培养对多样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储老师提出教师应思考“如何让课程变得意思”,创设情境,将音乐学习的基本概念融入教学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全身心投入课堂,巧用语言的力量,形成师生互动,让音乐课程更具亲和力。

林琼老师的课堂让学生扮演“小红帽”“大灰狼”的角色,感知音乐的韵律与节奏,师生分工合作完成歌曲的表演,在音乐的畅游中,体验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了解音乐的基本特征,感知音乐的艺术形象。学生积极参与演唱、表演、音乐游戏等艺术活动,享受艺术表现的乐趣,激发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初步了解中国音乐文化。林老师提出音乐游戏和表演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选用与学生生活相关或感兴趣的素材,创设与音乐情绪相适应、与生活相关联的环境与氛围,渗透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体现趣味性、综合性、音乐性等。

李雨老师将音乐与故事结合,师生合作,男女分工完成歌曲的表演,共同演绎故事,形成和谐的音乐画面,感受京剧唱念做的魅力和集大成的艺术美感。李老师通过多层次叠加,多维度合作,多元化浸润,多方位渲染的方式,采用京剧的行头、专业语言、问好、课题诵读、评价语言等,贴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入《龙里格龙》的音乐之旅。本节课,仿佛是一场奇妙的音乐冒险,李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表达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为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姚丽雅老师提出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三个方面,需要三个维度的构建:认知与体验——聚焦学习力;情感与表达——内化价值观;创意与实践——关注增长点。立德树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以艺术实践为基础,回归情感,聚焦核心要素关联感觉、知觉、联觉,表形、共情、表达级级推进,提升音乐审美,通过展示、探究、激发指向能力发展。姚老师的报告为音乐教育提供新的理念和方法,为核心素养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林东坡老师从国乐的定义与缘由出发,提出“国乐如何丰润心灵,接通传统与当下;如何消解与融合断裂;如何深入了解并建立文化自信”的话题,国乐有“近人声”之音色、“五声性”之音调、“线性化”之旋律的三大特征,包含丰富的传统和哲学思想。国乐是一种文化现象,艺术精神的载体,体会国乐的艺术人格,富有进取的道德精神,超越的自由精神,“以和为美”的美学思想,对艺术创造具有重要理论和指导意义。林老师探讨了国乐的独特之处以及如何将其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音乐体验和文化积淀。

付群老师用民谣、摇滚、等不同方式带领学生欣赏《外婆的澎湖湾》,体验不同的音乐风格,领略家乡的风土人情。付老师吉他弹唱《那些花儿》体会民谣的质朴,用摇滚另类演绎歌曲,摇滚是内心的呐喊,具有鲜明的个性,是对自由理想的精神诉求,用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表达情感。付老师还以节奏布鲁斯和爵士乐的方式演唱歌曲,节奏布鲁斯具有新鲜的节奏感,真假声可自由转换,爵士乐的灵魂是即兴演奏。多样的音乐欣赏方式,感受音乐的美妙与力量,体会音乐的丰富多彩,传递情感的温暖和家乡的美好。

李珍老师通过胡桃夹子的背景,带领学生学习芭蕾的基本动作,了解芭蕾的基本语汇,用舞蹈演绎《花的圆舞曲》,让学生掌握歌曲的音色、节奏、旋律起伏,体会歌曲的低沉浑厚、舒展平缓、庄重典雅,聆听感受歌曲中不同的演奏乐器,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升对美的敏感度。课堂上,学生进行创编与表演,自编舞蹈动作,展现音乐中的对话,用肢体表现理解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深化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歌曲的旋律轻快明快,仿佛置身于花朵绽放的季节,在荡漾的律动感中,高年级的学生能快乐地舞蹈。

陈璞老师通过介绍自己的音乐教学之路,在教学中领悟、成长,展现音乐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启发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对音乐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提升。陈老师提出教师需要自我学习,清晰教学方法,掌握解读学科的能力,设计教学语言推动课程发展,认识到音乐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情感语言,情感的交流和表达可以传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演唱、表演等形式锻炼音乐技能,综合培养感知力、表达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陶冶中收获成长的喜悦,在音乐的陪伴下走上属于自己的“特级”成长之路。

每一次外出学习,总能让人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总能让人感觉是一次精神、心灵的洗涤与提高,同时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我与名师之间的差距当热爱与情怀相遇,相信思想的火花,一定会在音乐的课堂上熠熠生辉。

img_2722(20231114-132324).jpg

img_2723(20231114-132347).jpg

img_2690.jpg

img_2599.jpg

img_2624.jpg

img_2672.jpg

img_2721(20231114-131736).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
ag真人国际官网的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地图